Start-up News

病患疫下恐感染拒入院覆診 港初創研平台為癌症患者遙距治療

疫情下大量患者為免感染病毒,對醫療機構避之則吉。而在這個新常態下,遙距醫療平台迅速大派用場,醫療機構陸續引入視像診症方法,避免病人外出感染病菌的風險。本地初創覓光遠程醫療(Aurora Tele-Oncology)也把握疫情所帶來的機遇,針對腫瘤科患者推出遙距醫療平台,以平台輔助腫瘤科醫生跟病人遙距會診,解決患者在疫情期間無法覆診的難題。

覓光遠程醫療總經理朱永賢(Sam)及副總經理蔣耀緯(Gordon)接受本報訪問時提到,腫瘤科與普通科的診症模式不一樣,腫瘤科覆診相當複雜,專科醫生一般在會診前花大約15分鐘時間,檢閱病人的影像、病理、基因、血液等逾20份報告,再按報告為病人制定一系列治療方案。

不過在疫情下,不少病人因害怕到醫院覆診而受到感染,而選擇延期覆診;同時也有不少專科醫生因疫情限制,未能到當地會診,影響患者的治療過程。Gordon直言,早在疫情前就有計畫要藉著線上平台協助癌症患者,不過一直都未有成事。疫情成為最大的契機及加速器,讓他們在去年以2個月時間,埋首研發線上會診平台「覓光腫瘤線上會診平台」,並在8月推出市場。

該平台主要以人工智能(AI)整理病人連串資料,將所有報告彙整為1版再供腫瘤科醫生閱覽,輔助醫生跟病人遙距會診。Sam解釋,病人只需登錄和上傳報告,預約後就會收到加密連結,到了預約時間點擊進去便能與醫生會診,既可避免病人外出感染病菌的風險,亦有助縮減診症輪候時間。

據覓光提供的資料顯示,目前已有超過50位來自香港、美國等地的腫瘤專科醫生及學者參與,為逾150位來自香港、內地、東南亞、歐洲的病人進行服務。Gordon又指,透過平台除了可以安排主診醫生,也可以同時安排其他地區的學者進行討論,商討對策,再讓病人在當地機構接受治療。

病患資料加密處理 醫生會診前需認證

至於遙距醫療的安全問題,Sam就強調他們了解大眾對私隱的疑慮,所以該企會在數據私隱上做好保障。他指出,首先會在病患申請帳戶前,清楚解釋條款,並獲取病患的同意。同時也會將不同地區的病患資料去實名化,並分開儲存及管理,如香港病患的資料就放在香港雲端、內地病患資料就放在內地雲端。而且所有敏感資訊都會經過加密金鑰處理,醫生在會診時必須進行身分認證才能取得病患資料的使用權。

兩人坦言,新冠疫情大大加快了全球醫療機構和病人應用遙距醫療服務的速度,但在港發展仍存有局限,遙距醫療要全面普及化,仍需要一段時間。

香港地小人多 遙距醫療普及化仍需時

Gordon解釋,香港地小人多,市民都習慣了附近就有診所或醫療機構,加上長者可能覺得透過視像看病不安心,又或不懂得使用程式,因而抗拒使用遙距問診;相反,內地民眾對遙距醫療的接受程度較高,主要是因為內地地方大,一些2、3線城市的患者,需要舟車勞頓到大城市覆診,對於長者來說較辛勞,所以使用遙距醫療的需求更大。

不過Gordon笑言,疫情下本港不少長者都開始活躍於線上服務,例如會在網上購物。因此相信在更多的教育下,對遙距醫療的接受程度會增加。他又提及,目前若長者不諳電腦或手機運作,平台亦可提供諮詢。

圖片及資料來源:hket

#新聞故事 #News #專題故事 #FeatureStory #創業故事 #StartUpNow #life #quote #hongkong #hkig #hker #hkgov #gov #hsu #polyu #cuhk #hku #ouhk #cityu #hkbu #hkust #highschool #hkgirl #hkboy #photography #photooftheday #followme #yba #創業 #年輕創業家

 

Related artic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