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步入新時代 產業政策不可缺
Start-up News 世界步入新時代產業政策不可缺 由政府主導經濟發展,與近數十年新自由主義提倡的「小政府,大市場」概念格格不入,反而與二戰後流行的凱恩斯主義更相近。而且,西方雖然長期由政府相關主導軍工直接的行業發展,但卻鮮有由政府直接投入於其他行業,較少見是由政府制定全國發展策略,對特定行業進行投資。 這些產業政策聽起來都是過往西方政府不認同中國政府的行為。西方政府以往指責中國行業補貼,計劃經濟扭曲市場需要等。例如在半導體發展上,在中美全面陷入角力之前,中國已經有「中國製造2025」的計劃加強未來中國在高科技製造業的能力,當中自然包括半導體業。在中美全面角力之後,尤其是華為等企業遭美制裁,中國政府更意識到半導體將是「卡脖子」的問題,決心全力發展國產半導體供應鏈,以擺脫西方國家的控制。 拜登上月底致電英國首相約翰遜時,也提到民主國家需要組建另一個「一帶一路」以對抗中國。美國等西方國家以往批評中國的「一帶一路」是財務陷阱,現在提出「民主國家一帶一路」之說,也是變相承認中國的「一帶一路」有正面意義。 政府加大投資並非中國專利,但美國等西方國家如今改變做法,也很難否認是參考了中國的發展經驗。這反映了近年西方由以往各種形式的「中國崩潰論」,到重新認識中國發展方式,並對其作出一定程度的認同。 提出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對抗的「修昔底德陷阱」的美國歷史學家艾利森(Graham T. Allison)在網上出席中國與全球化智庫(CCG)的活動時,就表示他們那一代對中國的印象是落後的、貧窮的,但現實是「中國追隨美國的步伐、聽從美國的指導、加入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,但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。」他也提出,拜登的新基建計劃就像是「美國版的中國製造2025」。艾利森不單是學者,也曾任克林頓政府的助理國防部長,不少學生、同事都都出仕於拜登政府,可見其說法反映了美國政府內的一些觀點。 世界正步入急速轉變的新時代,但這也不是全世界都要仿傚中國的時代,因為每個國家地區都有一些獨特的長處和問題。以為存在一套世界通行的所謂「普世」發展路徑,正是過去數十年美國所犯的錯誤。每個地區的發展都必須建基於對現實客觀的認識,不受意識形態主導,勇於求變革、再吸取和消化他者的成功經驗,而非囫圇吞棗式的照搬。美國正努力嘗試面對變革,但香港又是否準備好進行切合自身的經濟大變革呢? 資料來源:香港01 #新聞故事 #News #專題故事 #FeatureStory #創業故事 #StartUpNow #life #quote #hongkong #hkig #hker #hkgov #gov #hsu #polyu #cuhk #hku #ouhk #cityu #hkbu #hkust #highschool #hkgirl #hkboy #photography #photooftheday #followme #yba #創業 #年輕創業家 Related articles